龍的象徵
龍為我國歷代相傳之神物,尊為四靈之一,象徵吉祥,據說,其入水時,能興風作浪,四海遨遊,升空時,則吞雲吐霧,直沖雲霄。發怒時,則地動天搖,平和時,則風調雨順。中國自古相傳,龍是吉祥之物,能興雲佈雨,所謂飛龍在天,廣澤萬物神靈,降福迎祥,象徵皇者之尊貴,故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
「龍」在漢代史書記載最多,且把龍與皇帝扯上關係。龍呈祥瑞之物,認為天子是龍所生,皇權至高無上。從甲骨文字所顯示龍的形狀,它應該是一種巨首,張口,鋒齒,蛇舌,環狀眼,兩耳長毛,雙角細長,唇有鬚,頷有鬚,頸細,腹粗有鰭,身披鱗甲,四肢粗壯,掌似虎,有三爪。明、清兩代演變有四爪和五爪。只有皇帝宮中才可畫成五爪,其他則是大臣階級。
中國舞龍的淵源
舞龍的歷史,至少已延續七﹑八百年之久。由漢代百技雜戲中的「魚龍曼延」發展而來的,「魚龍曼延」與現代的舞龍舞獅很相似,不過規模卻大得多。曼延是一種古戲曲名,它是指富於變化及連綿不斷的意思,所以,無論是指揮舞動長達數丈的龍形或巨大的魚形及其它獸形匯聚成蜿蜓不斷,變化多端的表演行列,皆與今之舞龍有密切淵源關係。
近世清朝時期,奧江流域,凡有巡遊會景或大慶典,例必有舞龍隨行。而清代宮廷生活的節令習俗,許多是沿襲明宮或更古老的舊習俗,也有的是滿族舊習俗。節令中活動最多的莫過於春節,而最熱鬧,最受歡迎的也是舞龍。
龍的類別和特色
現在常見的舞龍可分兩個類別。龍體的製作是軟腹無肚俗稱「軟腹龍」或「上路龍」,其節間只用龍皮和繩相連接。硬腹有肚的龍俗稱「硬腹龍」或「下路龍」,其節間之龍皮內加籐圈,使龍在靜止時有撐漲著,有實體感。
龍頭和龍尾大多用竹篾紮成外殼,糊以白紙再上色彩,隨著龍的顏色有金龍、銀龍、彩龍、黃龍、青龍等稱謂。
【白龍】—在喪事中所舞的龍俗稱「白龍」,而白龍的構造與一般九節龍相似,龍頭和龍身皆以白色為底,用紫色或藍色等素色裝飾而成,龍頭的鬍鬚亦為白色,龍旗亦用白色為底,中央繪以黑龍,上方加一個「奠」字。白龍衹會在一個教授舞龍的師傅過世後,在他的靈堂舞動。
【草龍】—「草龍」俗稱火龍,整條龍用稻草紮成,全身插滿點了火的線香,舞法和一般相似,春節時每家每戶舞弄,賺取紅包。「草龍」在停止舞弄的時候,要將牠視為神龍,焚香點燭,奉祀一番。
【夜光龍】—「夜光龍」又稱銀火龍,龍身共十三節,龍身潻上銀光油,舞龍者身穿黑衣服,表演時,在表演場地安裝數盞紫色燈光,當光打在舞動的銀光龍時,只見銀龍飛舞,美麗精彩。
舞龍時所用的樂器
舞龍所用的鼓俗稱「大鼓」,通常鼓膜是雙面,亦有單面,製作鼓膜叫「蒙鼓」,將牛皮用熱水浸濕後,穿上麻繩以千斤頂加壓,使鼓皮緊貼在鼓桶上,待乾燥定形和試音後,以小鐵釘固定,剪去不必要的部份,再以帽釘裝飾便完成。
鑼和鈸在舞龍時佔有極重要的位置,所謂「鑼鼓經」、「文武場」,如果缺少鑼和鈸,總是熱鬧不足,難能精彩。一面好的鑼,大的音要沉、要長、要緩,小的音要脆、要急。而鈸的音通常較高和清脆。